《带着系统打江山》 小说介绍

易宗带着系统穿越到“齐”国,王权更迭,匪患肆虐,天灾不断,百姓苦不堪言,看易宗如何在这浪潮中逐步崛起,问鼎天下。。书中主要讲述了:易宗带着系统穿越到“齐”国,王权更迭,匪患肆虐,天灾不断,百姓苦不堪言,看易宗如何在这浪潮中逐步崛起,问鼎天下。……

《带着系统打江山》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易宗通过半个多月的了解发现,这个世界各个方面的水平都相当落后。唯独冶铁方面比较先进,但相较于明清时期还是很古老。

易宗决定利用系统好好发展一下属于自己的产业。

农忙时节已过,村里很多人闲下来了,易宗必须给他们找事做。

第二天一早,易宗把大牛五人叫了过来,古人身体素质就是好,大牛五人才休息了一天,已经基本能够自如活动了,这让五兄弟又是一阵感激。

“石头,这有份设计图,你瞅瞅”易宗将画有纺线机的图纸递了过去。

这个时候的纸还挺贵的,10文钱一张。

石头仔细研究了好一会儿,越看越兴奋,“易先生,这是你设计的吗,比现在的纺线机性能好了不知多少倍”

“你能做出来吗”易宗问道。

“只要给我时间,应该没问题!”石头还处在兴奋状态。

“五辆需要多久,石头?”易宗问道。

旁边几人听到后看着易宗,眼神多少带着点难以置信,因为易宗这么年轻,会的东西太多了。

“工具、材料、人手足够,只要十天”石头狂热的看着易宗,“先生大才,愿意将这么宝贵的东西交给我,多谢先生信任!”

“我说过,我不会亏待你们,希望你们也不要让我失望!大牛,你们其他人要全力配合石头,他需要什么,你们给什么!”易宗严肃道。

“先生放心”五人异口同声道,几人说完便一头扎进纺线机的制作中。

易宗给出的是脚踏式三锭纺车,要比当下用的手摇单锭纺车要快至少三倍。相较于手摇单锭纺车,脚踏式三锭纺车解放了双手,更方便,更轻松,锭也更多,一个人相当于四个人工作量。

这是易宗昨晚通宵达旦研究“九漏之鱼大礼包”里的纺车的相关知识,才让系统解锁了纺车的相关科技树。

同时,易宗还把几本书的内容解锁到了高级,书直接变厚了好几倍,涉及到各个方面,什么材料科学,流体力学,国际贸易,线性代数……

易宗又找到了村正,“文叔,我要开纺织厂”

“开纺织厂,什么意思?”村正一脸不解。

“就是让很多会纺织的人聚在一起工作,我付工钱,他们负责给我纺线。”

“还有这种说法?”村正问道:“那你需要我做什么?”

“文叔只要告诉村民们,我这边需要会纺线的人,日结工钱,每日三钱!”

“每日三钱,这么多,小易你不会亏本吗??”

“这个文叔不用操心,到时候还需要文叔给我宣传一下!”

“没问题!”村正摆手道,还有什么需要的,你一并说了。

“村东那片地到时候可能会用到……”

“用吧,反正都是荒地”村正打断说。

“那谢谢文叔了”易宗笑道。

“跟我客气个甚,到时候给咱家老太婆一个位置就行了。”村正不好意戳戳手,一天三钱,一个月就九十钱,不赚白不赚。

“没问题,叔,那我走了!”易宗说罢离开了。

刚回到屋子,大锤找了过来,“易先生,石头那边暂时不需要这么多人,大哥让我过来问问还有什么活不?”

“倒真有”易宗道,“我需要你去县城一趟,打听一下麻、麻绳、麻布的价格,但是你们现在还在被悬赏,我担心你进不去。”

“易先生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息县守卫只要给了好处,什么人都敢放,只是……”大锤说到这里有点赧然。

“这是十两银子,你便宜行事!”易宗将银子递给大锤,“快去快回。”

“先生放心,我定不辱命!”大锤抱拳后转身离去

“接下来就是等石头那边的结果了”易宗又一头钻进系统知识的海洋,看看还能不能触发点有用的东西。

转眼三天过去了,易宗学的头昏脑胀,没有丝毫进展,倒是《太阴十八手》越来越熟练,易宗现在一挑二完全不在话下。

大锤在第三天晚上回来的,不愧是商人家庭,他带来了一份详细的情报,并且给出了合理的采购价格和出售价格建议,并且把这几天的消费明细都列了出来,还把剩下的3两400钱放在了桌子上。

易宗自己算了算,这样的话,一个月至少能进账五十两银子,后续扩大规模还可以更多。

一个农村家庭一辈子估计都很难赚到五十两,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大锤,你以后就负责桑麻的采购及后续工艺的出售吧,我给你开每个月五两,可行?”

“先生这不是折煞小人吗,给先生干活是应该的,这钱我不能要!”大锤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五两太多了,县城的衙役一个月也才一两多点。

“该给的我给你,你拿着,不该给你的,碰也不能碰,明白吗?”易宗将桌子上的钱收起来道,“以后好好工作吧!”

“多谢先生!”大锤知道多说无益,便开始着手寻找货源和买家了。

易宗来到房子旁边的荒地,这就是他找村正要来的。此时荒地上已经搭起了简易棚子,石头的身旁已经有了第一辆纺车。

易宗仔细瞅了瞅,不错,跟他在书上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三天,四个人夜以继日,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有了第一辆的基础,剩下的四辆就快很多。

很快,剩下的四辆也相继完成,比预想的早了两天。村里人这几天也得到了消息,都盼着易宗这边开工。

大锤那边的供货商也联系好了,易宗在村正的帮助下,以每人每趟30钱的酬劳给易宗往来县城运送货物。

于是村里的大汉像打了鸡血一样,起早贪黑的推着独轮车送货。速度快的队伍一天一个来回,速度慢的两天一个来回,扣去路上花销,一个人还能赚至少10钱。

易宗让大牛五人在荒地上搭了一个临时的棚子,五辆纺线车一字排开。四个提前报名的妇人加上村正的婆娘正使劲踩着踏板,出线的速度顿时惊呆了围观的人。

“这也太快了吧,一个顶三啊”

“用脚踏就行,不用再跟以前一样用手摇,可以省好多力气。”

“哎呀,易先生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呀?”

……

“大家不用着急”易宗站在凸起的小土堆上说,“以后还有更多的纺车,大家的工作都会有的。”

“易先生说的对,大家都听易先生的”村正这时候过来驱散了人群,满脸笑容道,“小易啊,你可真是我们村子的宝啊。”

易宗笑道:“村正,你也看到了,这个纺车属于新技术,懂行的木工对着机器,三五天就能琢磨出来,保密这块,还希望村正多多操心!”

“放心,村里人都精着呢,放着这么好的赚钱的东西往外送,看我不把他腿打断!”村正严肃道。

易宗送村正离开后,大锤就过来了:“先生,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一个月起码八十两不止,这个速度太快了!”

“市场行情怎么样?”易宗问道。

“线和布缺口很大,麻的供货量也很足!”

“多找几个买家,记住,匀速出货,别把价格压下去了。”易宗叮嘱道。

“这个先生放心,敢问先生想要做到什么规模?”大锤有点期待。

“全国”易宗霸气回答道,“不要局限于麻,还有其他的好东西我还没拿出来呢!”

“是……是先生!”大锤被惊麻了,抱拳告辞后,一个人自言自语道,“格局小了,格局小了,得重新规划一下。”

易宗又叫来大牛:“村里招点人手,把这片荒地给我用墙圈起来,按日结算,每日三钱。”

“明白,保证给易先生办的漂漂亮亮的!”大牛拍着胸脯道。

“对了”易宗有些生气道,“你们为什么不领这个月工资,你是大哥,你带个头。”

“这……”大牛看着易宗有些生气的表情,硬生生把话憋回去了,心里感到温暖。

“在这等着”易宗转身走进房子,出来时手里拿着二十五两银子塞在大牛手上,“这些天辛苦了,未来还有很多需要你们的地方,我易宗只希望你们好好跟着我干,别被其他的诱惑了。”

“易先生,放心,我们五个兄弟命都是你的,绝对不会背叛先生。”大牛激动的说。五两啊,他们当土匪几年都没这么多储蓄。

“好了,去忙吧。”易宗摆摆手。

上次知县给了易宗十五两黄金,折合成约一百五十两白银,加上治病给的五十两,共计二百两,前前后后买这买那,工人工资,易宗算了一下还有不到五十两。

“万事开头难”易宗摇摇头。他来到石头工作的棚子,石头还在乐此不疲的修整木材。见到易宗来了,笑着说:“易先生,五两银子我拿了,请易先生放心,我石头一定忠诚于您!”

石头已经把“你”改成“您”了。

易宗微微一笑,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结构图,图下面还有介绍的文字。

“看看这个对你有什么用不?”这是易宗在书上翻到的最早期的车床,纯木制,功能单一,但对于现在制造的东西来说,绰绰有余。

可惜,易宗只找到相关的概念图,他自己琢磨不出什么,系统也只是在他完全了解纺车的结构原理后,才在科技树上点亮相应的图标,并且只给了设计图,友善值根本兑换不了实物。

易宗只寄希望石头,看他能不能弄出来,这样也好为后续车床打下基础。

石头接过后也是紧皱眉头,“先生这个有点难度,我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没事,纺车的事你不要操心了,我会让人带着模具多找几家工坊分开制作,你就专心研究研究这个吧”易宗交代道,“这只是概念图,不要太有压力”

谁知石头有些激动的说道:“易先生,我有点想法,想去试试!”然后盯着设计图蒙头走了。

呃……

接下来几天,易宗又把野狗叫过来学借贷记账法,易宗不得不佩服,他那时候也曾学过一段时间,感觉难以理解,到了野狗这边,一学就通,还能举一反三。

易宗索性不教了,直接把剩下的部分用木炭抄在纸上,“拿去好好学,我没时间教你了”易宗对野狗如是说。

野狗何曾见过有这样倾囊相授的教书先生,而且教的东西还极为珍贵,当场要拜易宗为老师。易宗怎么劝都没用,只好答应了。

就这样,易宗稀里糊涂收了个学生。

至于铁牛,易宗让他去山上找做强弩和轻型弩的材料,易宗要组建一个安保队伍。有了钱了,没有武力是不行的,所以易宗对铁牛十分郑重的叮嘱,找到材料,就雇人拉回来,不要怕花钱。

现在在石头工作的棚子旁边摆放着大量的五花八门的材料,有些易宗都不认识。

在九月的最后一天,大牛终于带人完成了围墙,易宗的心也放了下来,围墙高两米,占地十亩,把易宗的茅草屋都围进去了在茅草屋的左前方开了个门。

这半个月来卖麻线每天纯进账十多两,麻线市场依旧供不应求,于是易宗又添了五辆纺线车。

村里做工的村民家里日子也越来越好了,有时候从县城回来,还带些肉,每到饭点,就端着碗到处晃悠,逢人就问“吃肉没?”

易宗并没有放过大牛,让他继续招工,准备在院子里面盖一个大厂房,到时候将纺线车装到里面,这样冬天也可以继续做工,还可以把各种材料和做好的麻线堆放进去。然后厂房旁边建一个伙房,易宗决定工人的一日三餐也包了。

晚上,易宗躺在卧室的简易木板床上,听着隔壁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微微一笑。

“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易宗心想,“经济基础有了,接下来就是枪杆子了,老一辈的话可不能忘了”。翻了个身,易宗静静睡去。

梦里,那一抹青色倩影在翩翩起舞……

小说《带着系统打江山》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