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回六零,我成了香饽饽(王芳柳冬花)全集免费阅读_从现代回六零,我成了香饽饽全集在线阅读
小说推荐《从现代回六零,我成了香饽饽》是大神“月下观书”的代表作,王芳柳冬花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冬花,你在这看着咱们队里的猪和牛,俺回去给娘她们做饭送过去!”柳秋花给猪喂了食,嘱咐了柳冬花一番,就回到家里面,开始烧锅做饭,无非就是热热玉米饼子和鱼肉,然后将热好的玉米饼子放在一个袋子里,将热好的鱼肉和鱼汤都放在一个搪瓷盆子里,然后端到干活的地沿边上。为了能够多干一些活,将粮食都抢收回来,大家基...
金牌作家“月下观书”的优质好文,《从现代回六零,我成了香饽饽》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王芳柳冬花,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经过对比,大家就把五队和六队当成了养猪标杆,刘社长在公社里将杜振华和五队的大队长表扬了一番,虽然是让两个半大孩子养猪,但是人家竟然把猪养得很好,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社长还下达了一个消息,让五队和六队的养猪员去其他大队做一下集中宣传演讲,传授一下养猪经验,也让其他队的养猪员好好学习学习,以后能够将这个猪养好,大家一起过上幸福的好生活杜振华找到了王芳,跟王芳说了这个事情,王芳说道:“成,大队长,等...
从现代回六零,我成了香饽饽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其他队,尤其是三队,因为没有钱买化肥,队里面的那几头猪产出的天然肥料也有限,所以粮食长得比六队的差了一大截,社员们干活也都有气无力,一副懒洋洋地样子。
六队的粮食每亩地产粮可以有六百斤,虽然跟现在的千把斤相比差了些,但是那个时候也不错,三队的每亩只能产三百斤,还是按照最好的算。
刘社长心想,今年三队的能够交上救济粮肯定没有问题,不过看这情况,交上救济粮又不够给社员分粮食,又要重新借......
稍微一打听,刘社长就知道了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五队和六队的有池塘,里面养着一些河鲜,大队长在收割之前,让村民一起捕捞,家家户户都分了不少鱼和虾,所以大家干起活来很积极。
得到启示,刘社长也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和打算,等着麦子收完,种上玉米,刘社长准备让杜振华给整个公社里都宣讲一下,如何养鱼和虾,让其他队的社员也都跟六队一样,不仅有鱼肉猪肉吃,社员的生活好,做起农活来积极性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冬花,你在这看着咱们队里的猪和牛,俺回去给娘她们做饭送过去!”柳秋花给猪喂了食,嘱咐了柳冬花一番,就回到家里面,开始烧锅做饭,无非就是热热玉米饼子和鱼肉,然后将热好的玉米饼子放在一个袋子里,将热好的鱼肉和鱼汤都放在一个搪瓷盆子里,然后端到干活的地沿边上。
为了能够多干一些活,将粮食都抢收回来,大家基本上都是带着粮食去田里,中午也不回家吃晌午,好一点的就是让家里面的半大孩子给热好饭菜送到地里,比如柳家就是。大多数都是早上自己早上上工的时候带上冷窝窝头或者玉米饼子,再加上一些腌制的萝卜辣椒白菜等等,再带上一葫芦水凑合凑合。
“爹,娘,先别干了,过来吃晌午了。”柳秋花将晌午饭放到阴凉地里,朝着地里面干活的王芳喊道。
听到喊声,王芳她们都从地里面回来,大中午的,日头晒得胳膊都退了皮,红彤彤的,出了汗就会蛰疼,可这也不影响大家干活的积极性,毕竟看到粮食丰收,心里面开心还来不及,有粮食吃比什么都强,挨饿要饭的滋味真不是那么好受的。
六队的队员都在树荫处那里吃着晌午,其他队的社员也在一旁吃着晌午。
可晌午饭跟晌午饭又不同,六队的鱼肉飘香,顺着风的方向,飘到了其他社员的鼻子跟前,其他社员心中那个羡慕呀。
“这个鱼真是的,刺这么多!”六队的社员一边吃着喷香的鱼肉一边抱怨着。
其他队的社员看到六队这般光景,拿起来的窝窝头和咸菜,更加难以下咽,不过难以下咽也得咽,要不然下午割麦子更没有力气,又要被大队长赶着骂,只能徒生羡慕地感叹:咱们什么时候也能过上这种日子呀。
“好好干,咱们也会过上这种好日子的!”三队大队长路过说道
收回来的麦子都放在场院里,一剁一剁的,大人拉着石磙不停地碾压麦子,然后再用木锨把它们随风扬起......
这个时节,加上特殊时期,无论几年级的孩子,都不会上学,都要以抢收粮食为第一要务,老师们要回家收麦子,半大孩子们也要回家收麦子,小孩子们自然就只能跟着爹娘在附近玩。
" 小说《从现代回六零,我成了香饽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