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本风流铁面【武则天】 类型:古代言情 作者:蒲柳 角色:武则天武则天 小说我本风流铁面【武则天】“蒲柳”的作品之一,武则天武则天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全文精彩选节:我叫武媚于我的父亲来说,我的出生,近乎多余我的父亲名字叫武士蠖,老家是并州文水父亲武士獲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从小便和家人在田间劳作受了多少苦,他自己很清楚所以长大后,父亲看出来干农业,也就是“汗滴禾下土”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很是羡慕别人的富贵生活,所以毅然放弃耕种,从事木材贩卖在他看来,只有生意才是发家致富的唯一捷径果然,父亲他天生有经商的才能,待人诚恳和蔼,很快就存了一点钱在经商的过...

第1章 我的出生,近乎多余 在线试读


我叫武媚。

于我的父亲来说,我的出生,近乎多余。

我的父亲名字叫武士蠖,老家是并州文水。

父亲武士獲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从小便和家人在田间劳作受了多少苦,他自己很清楚。所以长大后,父亲看出来干农业,也就是“汗滴禾下土”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很是羡慕别人的富贵生活,所以毅然放弃耕种,从事木材贩卖。在他看来,只有生意才是发家致富的唯一捷径。

果然,父亲他天生有经商的才能,待人诚恳和蔼,很快就存了一点钱。在经商的过程中,他深切地体会到目不识丁的痛苦,便利用经商之暇,刻苦读书。以后,又请了一位落第秀才当老师,读书更加勤奋。当他积攒下相当的财产的同时,他已略通经书,算得上一个稍具文墨之人了。

当时的社会。对商人评价很低,尤其对暴发户,更加轻视,常在背后讥讽他们满身“铜臭味”。

人们拥有财产后,接着要追求的,就是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父亲武士獲利用财力,向各方活动,终于在隋炀帝大业末年,得到鹰扬府队正一个小官,而唐朝开国君主李渊,当时是隋朝太原府留守。李渊时常率领百官巡视太原附近各地,经过文水时,就到了乡间富豪——父亲武士覆家里休息。父亲每次都盛宴招待李渊,费尽心思安排,并赠送数目庞大的金银财宝。不久之后,他便得到太原留守衙门行军司铠参军正七品的官职。

唐朝建国后,父亲武士獲很快地崭露头角。他特别注意和各方政要人物建立良好关系,并用重礼贿赂,他也因此步步高升。当高祖李渊传位太宗时,武士獲也由工部尚书,晋升为利州都督。

说到这里不得不先说说我父亲的婚事。

我的父亲在文水乡下的时候,已经娶过了一房女人,就是相里氏。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我的大娘。这个女人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元庆、元爽,当时,这两个孩子也是父亲的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是疼爱。所以不客气地说,在乡下,相里氏是我父亲很般配的女人,要不父亲也不会和她结婚生子。

然而,后来随着父亲地位的变化,他对于女人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父亲武士獲荣任高官之后,立即将他的贫贱之妻,文水乡下的相里氏休了,和贵族出身的杨氏结婚。杨氏虽不是隋朝直系血亲,但确是观主杨雄的侄女,年轻貌美,足以提高他的身份,冲淡他暴发户的气息。他能够身居利州都督之要职,婚娶杨氏,必然发生很大影响。

唐朝开国君主李渊,那个时候还只是隋朝太原府留守。李渊时常率领百官巡视太原附近各地,经过文水时,就经常到我家里休息。父亲每次都盛宴招待李渊,费尽心思安排,并赠送数目庞大的金银财宝。不久之后,他便得到太原留守衙门行军司铠参军,属于正七品的官职。

唐朝建国后,我的头脑聪明的父亲很快地崭露头角。他特别注意和各方政要人物建立良好关系,并用重礼打点,他也因此步步高升,当高祖李洲传位太宗时,父亲也由工部尚书,晋升为利州都督。每次想到我的父亲善于钻营,我经常就会想起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出典。

父亲荣任高官之后,立即将他的贫贱之妻,文水乡下的相里氏休了,和我都母亲,也就是贵族出身的杨氏结婚。母亲虽不是隋朝直系血亲,但是观王杨雄是我的舅姥爷,那也不是一般的地位。母亲又年轻貌美,足以提高他的身份,冲淡他暴发户的气息。所以他想,他能够身居利州都督之要职,要是能与我母亲结婚,对他的后半生必然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那精于算计的父亲很快就接受了这门婚事。

因为相里氏生下的两个儿都没有什么出众的表现,也没有什么高贵的血统,在父亲身份变化后就认为他们是平庸之辈,所以我的父亲打算借着母亲杨氏的高贵血统,生个优秀的儿子,将来光耀门庭。

这个时候父亲已过知天命的年龄,他知道这件事情耽误不得,应该快马加鞭才好,所以并没有丝毫怠慢母亲,很卖力地和母亲交合,不料,麻绳偏在细处断,黄鼠狼偏咬病鸭子,我的母亲杨氏苦苦熬过了十月怀胎,却不料第一胎是个女孩。因为是母亲的头胎,所以父亲并没有表现出很冷落,我想这多少和母亲的出身也有关。可是不要说父亲,就是母亲也是有一种深深的失望情绪充塞在胸中,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在那个社会已经根深蒂固,尤其上层封建宫僚阶层,更为严重。

但是元庆和元爽兄弟,见我的母亲生了个女孩,内心的喜悦是可以预料的。因为要是母亲生了男孩,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都绊脚石,或者直接成为父亲事业的继承人也很有必然。

这个时候,父亲母亲就都把希望寄托在母亲的下一次怀孕上。二胎怀孕的时候,我的母亲已经年界四十,夫妻俩战战兢兢,惴惴不安,成天烧香拜佛,而且特此请了道士、和尚们念经作法,希望能生个男孩。

后来,我一直在想,作法要是有用,可是等我出生的时候却是个女孩子,并没有应了父亲的心愿;可作法要是没用,后来却是成就了一代帝王。我们现代人一般管这个叫迷信。

反正,就这样在电闪雷鸣的震撼气氛里,我终于心急火燎地来到了人世间。

不管父母如何失望,或同父异母的哥哥们背地里如何欢喜,我这个声音嘹亮的女娃,一天天健壮地成长。

约莫过了一年多的光景,一天,父亲得知名震京师的星相家袁天纲奉圣旨从成都到长安觐见皇上,路经利州。

父亲暗喜,心里想,这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自己一定要抓住,绝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