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叫做《九零萌崽一岁半》是“任悠然”的小说。内容精选:“多少点了哦,今天这外卖怎么这么慢,”感觉自己好像睡了好大一觉的于静,还没张开眼,手先在沙发上摸索起来,也没摸到手机,睁眼一看。“嗯?这是哪,我是谁,发生了啥?”于静眼睛瞬间瞪地溜圆,眼前的房子感觉像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的房子,有点像我以前老家的那种,是一层,泥土房,顶上的大木梁,木龙骨和黑色瓦片是清晰可见。“有人吗?”于静大喊,传来的却是婴儿般稚嫩的声音,活动活动手脚,眼前的小手是什么鬼,再动一动,...

九零萌崽一岁半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二伯母听到事情变成了这样,想说点啥,最终还是没说出口。她本来是想让李爸自己出钱弄的,现在变成了一家出一半,房子还不是自家的。
一周后,李大姑夫下班后,连着李爸兄弟俩和李贵友兄弟俩五个大男人,弄了三个小时,第二天又弄了整整一天,终于把一面墙弄好了,就等着晾干了就能上梁放瓦片了。
李爸忙不过来,只得请堂兄弟俩帮忙准备龙骨,房子的梁,李爸倒是有,这是前几年他盖房子的时候准备的,如今还放着的。
村里人看着李爸天天推着小车去送货,又把李大姑找回来帮忙,还在院子里盖房子,纷纷说李家俩兄弟是发财了,挣到大钱了之类的。
罗老太走出去,同辈人都纷纷恭维她儿子有出息,也有说酸话的,说她儿子出息了,都不出门跟大家聊天,是看不起大家。
一时间,李家人在村里是风头正盛,在李爸院门口路过的人都明显多起来了,路过的人眼睛都是盯着院子在打量的。奈何李爸关了院门,他们什么的看不到。
这天晚上,半夜,李爸迷迷糊糊的好像听到外面有声音,忙开灯,喊了一声“谁。”
这一喊也没听到声音了,李爸不放心,又披了件外套,起身开门一看,只见院门此时正大开着,院子里也没人,看了看晾在屋檐下的土豆粉条,倒也没少。
李爸只得拿着手电和棒子,把猪圈院子都检查了一遍,确定没人后才又把院门锁上了,还想着天亮后去买把锁,以后晚上,院子门不光是锁上木头卡子,还得在卡子上加上锁。
早上,听到李爸家遭贼了,罗老太一大早便站在李爸家门口大骂起来,什么难听骂什么,大家都知道李爸家遭贼了,都能理解,也没人应她话,李爸住在村子比较靠边上了,旁边不远就是山丘了,很明显,这就是村里人干的嘛。
此事一出,村里人私下纷纷讨论起来到底是谁,有说是村里手脚不怎么干净的那几个人,也有说是有人看李家兄弟挣钱了,想进去偷土豆片卖,还有人说想看土豆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虽然都这么说着,但大家基本晚上都认真把门锁起来了,谁知道那贼会不会就是单纯想偷点东西呢,还是锁好比较保险。
生气大骂了一顿后,该干的活还得干,两家人又忙活起来了,李爸依然如往常一样送土豆片,回来带了把锁,其他人该干活的干活,该上学的上学。
前几天找堂兄弟帮忙的时候就跟他们说好了,两家的地只留一亩多,剩下的全部给堂兄弟种,每年帮忙交公粮就行了,二爷爷和堂伯都高兴的应了。
“贵华,你要不养条狗吧。”二伯母提议道。如今院子里加盖的一间房,墙已经弄好了,早晚得把炉子和油锅挪出来,一旦挪出来,这晚上总感觉不安全,万一再有人翻墙,油也不便宜的,屋檐下还刮着土豆粉条呢。这一天天的粉条也多了,好久可以拿到城里卖一次了,现在的粉条子不说多了,三四毛钱一斤还是要卖的。
“养什么狗,浪费粮食,回头弄瓦片的时候,往院墙上擦点玻璃片就行了。”罗老太反对道,自从把地给人家种后,她心里就不舒坦了。
在她看来地才是根本,最起码保证了家里人能吃饱饭,土豆片这会是挣钱,以后有谁知道呢?要她说,就把地留着,自家人每天早点起,晚点睡,辛苦些自己种着。
“行,回头我去找点玻璃片子。”李爸很认同老太太的说法,想着以后自己把门锁好就行了。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快,3月就过去了,这期间,两家人每天都齐心协力的关着门做土豆片,几个人做多了,也熟能生巧了,配合度明细的高了起来。
罗老太和李大姑每天负责刮土豆片,尽管已经是买了最大的切片器放到盆上直接刮了,但一直拿着土豆片一直刮,罗老太本就有风湿微微变形的手指,疼的更加厉害了。
李爸看这老太太私下总是按手指,也跟李二伯说着,每天大家换着分工,罗老太还是负责炸土豆片吧。想到秦老板之前都找来了气罐,又让秦老板找他表弟帮帮忙,看看羊城有没有可以切片的东西,别说还真找到了,有手摇的和插电的。
手摇的200多,把土豆放进去卡紧,人摇刀片就成,插电的要两千多,说是进口的,要专门在国外订,罗老太一听,这么贵,忙说不要了不要了,还不如多找几个人来切呢。最后还是李爸拍板,要了两个手摇的,说手摇的切的均匀,速度也要快些。
三月底的这几天,两家人早上都起得比较早,罗老太和二伯母负责做玉米营养罐,给玉米育苗,李爸李二伯则负责把土都锄一下,等到玉米发芽就直接可以种了,而且天气慢慢暖和了,日常吃的菜也都基本上可以慢慢种了,几个人起早贪黑的,还真有点累着了。
一天天的,土豆粉也挂满了走廊,李爸把干的都收起来了,还送了些给李大姑,剩下的也在作坊放假不用交土豆片的那天,拿去卖了,直接卖给贩子的,三毛五一斤,还跟人家说好,以后要是还有,直接给他送过来。
这天吃完晚饭,李二伯便喊住李爸,说道:“月底了,咱们还是算算账,秀英,把账本拿出来。”
“来,都在这了,你们看看。”二伯母拿出账本给李爸,还拿出来算盘,意思是喊李爸算一下,这次的账本是两本,一本是卖东西的,一本是买东西的。
李爸也没客气,接过算盘,当着大家的面开始算起来,亲兄弟明算账,大家都在,当着大家面打算盘,大家都没话说,毕竟是两家人,还是算好比较好。
一阵算盘声音后,李爸的出了数据;“咱们一共卖了5200斤土豆片3900块钱和120斤土豆粉40块钱。咱们买了5800斤土豆和800斤油,花了2746,买切片的机子花了420,平时买肉菜花了50,剩下724。”
“上个月还有11块,一共735。”看李爸算掉了上个月的,二伯母提醒道,说着把钱拿了出来。这个账啊,她可是天天都算着的,一点都不敢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