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掉马后,我成了皇帝的心尖宠全文(傅初桐慕容玦)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重生掉马后,我成了皇帝的心尖宠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重生掉马后,我成了皇帝的心尖宠)
古代言情小说《重生掉马后,我成了皇帝的心尖宠》,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初桐慕容玦,作者“小时无盐”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傅初桐躺了一会,采荇就端着第二剂汤药走了进来“姑娘,您先把药喝了再睡吧,不然凉了更是喝不下”说着采荇就掀开了拔步床的帘子“姑娘,您这是怎么了?怎么每次自己躺着都愁眉苦脸的?您有什么事可以跟我们说呀”采荇一打开床帘就看见傅初桐又像前几天一样,躺在床上蹙眉,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傅初桐看着采荇这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一样的表情,不觉露出了一丝笑意“采荇,你说要是你家姑娘被某个高门大户求娶了,要是不嫁...
小说叫做《重生掉马后,我成了皇帝的心尖宠》是“小时无盐”的小说。内容精选:“承勇侯和世子作为大同守将,竟然私自克扣将士军饷,差些致使大同沦陷。众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置?”底下大臣们互相看看,谁也不敢妄下断言。“陛下,微臣认为承勇侯此事实在过于严重。当即日送往宗人府问审...
腊月初八深夜,边关送来了大同府差点没守住的急报。
傅域这些时日虽然也按着傅初桐的想法稳步进行着。
可他多方打听也没得到什么关于大同战事的消息,难免心中多虑,直到这时才彻底放心。
次日早朝,太华殿上众大臣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整个大殿静得连根针掉下去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承勇侯和世子作为大同守将,竟然私自克扣将士军饷,差些致使大同沦陷。众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大臣们互相看看,谁也不敢妄下断言。
“陛下,微臣认为承勇侯此事实在过于严重。当即日送往宗人府问审。”
大殿末尾一个身穿青色官服的鸿胪寺七品言官说道。
“不可,承勇侯爷虽一时荒诞,但也的确是为大魏守了数十年边疆。若是草率下狱,怕是会招致其他守关将士寒心。”
前面一位正四品武将反驳道。
一时间,这边大臣们要求严格按照军法处置,那边又说要照顾武将老臣的情绪。
朝堂上瞬间就像是一锅烧得滚烫的热汤一样,恨不能把大殿给喊炸了。
“好了!”殿外的一声呵斥,打断了众文武大臣们的讨论。
“拜见陛下。”福喜大长公主只浅浅行了下礼就直接站了起来。
“既然父皇生前给了臣妇来前朝的权利,臣妇今儿个就好好为自家外孙争上一争。”
福喜大长公主摆明了站在承勇侯那一边,引得朝堂上众大臣各自斟酌皇帝对此事的态度,不敢再轻易开口。
“姑母认为这次对承勇侯爷该如何处置呢?”
德宗走下台阶亲自扶福喜大长公主在自己的龙椅旁坐下,才俯下身子恭敬地问道。
朝堂下的众臣子显然对德宗的做法熟视无睹,毕竟这位福喜大长公主的地位确实当得起。
当年先祖仁宗在时就格外宠爱福喜大长公主,甚至破格给了她上朝听政的权利。
后来仁宗病逝,本就体弱的先太子还未来得及登基也跟着驾鹤仙去。
朝中大臣刚开始想立兵马强盛的老定北王为帝,但向来与定北王府不和的福喜大长公主硬是除去一切异议,将先太子遗孤送上皇位,也就成了现在的德宗。
“不是说承勇侯克扣了将士的军饷吗,克扣了多少,再补回去不就行了?左右大同府还是保住了的。”
“而且我听闻承勇侯为了抵御外敌,竟也是摔坏了自己的右腿。还请皇上下旨,宣承勇侯爷和世子回京养病吧。”
德宗听了一阵汗颜。
那承勇侯分明是见匈奴大军压境,急着想要临时脱逃才摔了自己,到了福喜口中竟然变成了抵御外敌的英雄了。
“大同府能保住,还是多亏了定北王援军的及时赶到。不如要承勇侯府将定北王要的前十年军饷也一并上缴了吧。”
德宗默认了福喜大长公主口中对承勇侯的处置办法,但还是不死心地补充道。
“咱们大魏连年风调雨顺,怎么国库连个小小定北王军的军饷都拖了十来年吗?”
福喜大长公主抬眼瞥了一下德宗,不慌不忙地起身道:“既无他事,今日早朝就此散了吧。”
一下早朝,户部尚书袁磊就早早地在御书房等着德宗。
“陛下,定北王这十年的军饷高达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属实不是个小数目呀。”
刚一见到德宗回来,袁大人就急忙报道。
德宗也知道先前拖欠定北王军的军饷十分不地道,但这几年来那边也一直没催促过。
谁知大同一事刚出,定北王那边就直接一纸状书上给了德宗,只说户部拖欠了他十年军饷,求德宗明察。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催朝廷补上军饷欠款呢。
“国库现在还有多少可用的银钱?”德宗揉着眉问道。
“本是还有七十万两,但上月太后过寿总计花费了二十万两。下月福喜大长公主做寿估计还得预支出二十万两......”
德宗听了本就紧皱的眉头登时皱成了蜈蚣,在他那本就不俊俏的脸上更显滑稽。
这几年太后和福喜大长公主针锋相对的架势愈演愈烈,大有争出谁是大魏最尊贵的女人之感。
德宗只能叹了口气,挥手让袁大人先下去。
袁磊走出御书房,想起十年前国库空虚,福喜大长公主为了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竟然召集了全京城的官眷参加自己的义卖。
名为新皇初立国库空虚,实则强逼各家出善款,最后那所谓的“善款”全都进了大长公主自己腰包。
这次恐怕还得重蹈覆辙,袁磊想到这里便摇了摇头。
不管朝廷上因为大同一事闹得多么热火朝天,傅域反正在听闻了大同的消息后是乐的手舞足蹈。
他赶紧命人将傅初桐请来,商讨下一的计划。
“绒绒,大同果真如你说的那般差点失守。若不是定北王军及时赶到,整个大同府怕是都保不住了。”
傅初桐听了却是一楞,前世大同府是直接都沦陷了的。
定北王军在匈奴人大肆屠城后才匆匆赶到,现在怎么提前了?
抛开心底的疑惑,傅初桐问傅域道:“父亲,战事一起朝廷必然缺军饷使用。您觉得现在最急的是谁?”
“户部尚书?”傅域微微想了下。
“没错。本朝建国二十余年,先皇在位时一直减免赋税以休养生息。而陛下登基不足十载,却早就兴起了奢靡之风,国库必然空虚。”
于是父女二人一起商议,将傅域计划捐官的消息放出,来吸引户部尚书袁磊的注意。
第8章 大同事发 试读章节
腊月初八深夜,边关送来了大同府差点没守住的急报。
傅域这些时日虽然也按着傅初桐的想法稳步进行着。
可他多方打听也没得到什么关于大同战事的消息,难免心中多虑,直到这时才彻底放心。
次日早朝,太华殿上众大臣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整个大殿静得连根针掉下去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承勇侯和世子作为大同守将,竟然私自克扣将士军饷,差些致使大同沦陷。众爱卿认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大臣们互相看看,谁也不敢妄下断言。
“陛下,微臣认为承勇侯此事实在过于严重。当即日送往宗人府问审。”
大殿末尾一个身穿青色官服的鸿胪寺七品言官说道。
“不可,承勇侯爷虽一时荒诞,但也的确是为大魏守了数十年边疆。若是草率下狱,怕是会招致其他守关将士寒心。”
前面一位正四品武将反驳道。
一时间,这边大臣们要求严格按照军法处置,那边又说要照顾武将老臣的情绪。
朝堂上瞬间就像是一锅烧得滚烫的热汤一样,恨不能把大殿给喊炸了。
“好了!”殿外的一声呵斥,打断了众文武大臣们的讨论。
“拜见陛下。”福喜大长公主只浅浅行了下礼就直接站了起来。
“既然父皇生前给了臣妇来前朝的权利,臣妇今儿个就好好为自家外孙争上一争。”
福喜大长公主摆明了站在承勇侯那一边,引得朝堂上众大臣各自斟酌皇帝对此事的态度,不敢再轻易开口。
“姑母认为这次对承勇侯爷该如何处置呢?”
德宗走下台阶亲自扶福喜大长公主在自己的龙椅旁坐下,才俯下身子恭敬地问道。
朝堂下的众臣子显然对德宗的做法熟视无睹,毕竟这位福喜大长公主的地位确实当得起。
当年先祖仁宗在时就格外宠爱福喜大长公主,甚至破格给了她上朝听政的权利。
后来仁宗病逝,本就体弱的先太子还未来得及登基也跟着驾鹤仙去。
朝中大臣刚开始想立兵马强盛的老定北王为帝,但向来与定北王府不和的福喜大长公主硬是除去一切异议,将先太子遗孤送上皇位,也就成了现在的德宗。
“不是说承勇侯克扣了将士的军饷吗,克扣了多少,再补回去不就行了?左右大同府还是保住了的。”
“而且我听闻承勇侯为了抵御外敌,竟也是摔坏了自己的右腿。还请皇上下旨,宣承勇侯爷和世子回京养病吧。”
德宗听了一阵汗颜。
那承勇侯分明是见匈奴大军压境,急着想要临时脱逃才摔了自己,到了福喜口中竟然变成了抵御外敌的英雄了。
“大同府能保住,还是多亏了定北王援军的及时赶到。不如要承勇侯府将定北王要的前十年军饷也一并上缴了吧。”
德宗默认了福喜大长公主口中对承勇侯的处置办法,但还是不死心地补充道。
“咱们大魏连年风调雨顺,怎么国库连个小小定北王军的军饷都拖了十来年吗?”
福喜大长公主抬眼瞥了一下德宗,不慌不忙地起身道:“既无他事,今日早朝就此散了吧。”
一下早朝,户部尚书袁磊就早早地在御书房等着德宗。
“陛下,定北王这十年的军饷高达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属实不是个小数目呀。”
刚一见到德宗回来,袁大人就急忙报道。
德宗也知道先前拖欠定北王军的军饷十分不地道,但这几年来那边也一直没催促过。
谁知大同一事刚出,定北王那边就直接一纸状书上给了德宗,只说户部拖欠了他十年军饷,求德宗明察。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催朝廷补上军饷欠款呢。
“国库现在还有多少可用的银钱?”德宗揉着眉问道。
“本是还有七十万两,但上月太后过寿总计花费了二十万两。下月福喜大长公主做寿估计还得预支出二十万两......”
德宗听了本就紧皱的眉头登时皱成了蜈蚣,在他那本就不俊俏的脸上更显滑稽。
这几年太后和福喜大长公主针锋相对的架势愈演愈烈,大有争出谁是大魏最尊贵的女人之感。
德宗只能叹了口气,挥手让袁大人先下去。
袁磊走出御书房,想起十年前国库空虚,福喜大长公主为了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竟然召集了全京城的官眷参加自己的义卖。
名为新皇初立国库空虚,实则强逼各家出善款,最后那所谓的“善款”全都进了大长公主自己腰包。
这次恐怕还得重蹈覆辙,袁磊想到这里便摇了摇头。
不管朝廷上因为大同一事闹得多么热火朝天,傅域反正在听闻了大同的消息后是乐的手舞足蹈。
他赶紧命人将傅初桐请来,商讨下一的计划。
“绒绒,大同果真如你说的那般差点失守。若不是定北王军及时赶到,整个大同府怕是都保不住了。”
傅初桐听了却是一楞,前世大同府是直接都沦陷了的。
定北王军在匈奴人大肆屠城后才匆匆赶到,现在怎么提前了?
抛开心底的疑惑,傅初桐问傅域道:“父亲,战事一起朝廷必然缺军饷使用。您觉得现在最急的是谁?”
“户部尚书?”傅域微微想了下。
“没错。本朝建国二十余年,先皇在位时一直减免赋税以休养生息。而陛下登基不足十载,却早就兴起了奢靡之风,国库必然空虚。”
于是父女二人一起商议,将傅域计划捐官的消息放出,来吸引户部尚书袁磊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