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的青春记事簿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人间有欢喜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张庆,《张庆的青春记事簿》这本张庆的青春记事簿,张庆,现言日常,现代言情,校园 的标签为现言日常、现代言情、校园并且是现代言情、校园、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0章 愈演愈烈,写了4.1万字!

一、作品介绍

《张庆的青春记事簿》小说是网络作者人间有欢喜的倾心力作,主角是张庆。主要讲述了:16岁女孩小山村女孩张庆突然得到机会到城市读书,开启了不一样的青春时光。 以纪实为主,讲述普通农村女孩,遇到与她格格不入的环境,仍然坚持自己的故事,没有金手指...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热门章节

第1章 人生无常

第2章 意外来客

第3章 顺利入学

四、作品试读

张庆最近心情特别不好。

开学的第一次摸底考试考得很差,完全找不到高二时的状态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不到六点,她从宿舍轻手轻脚的出门,到图书馆后面背政治书。

刚刚到教室把政治书放到书桌,就看到班主任老方到教室门口,叫张庆出去。

爷爷过世了,让她赶紧回去。张庆跑到车棚骑着自行车就往家里冲。

张庆火急火燎的赶回了家,一进村就听到了哀乐响,她眼泪“唰”地掉下来了。

乡下法事做了三天,这三天张庆都是混沌的,只知道跟着八仙道士指令做。直到最后跪到爷爷墓前烧纸钱,看着墓碑上的字,才反应过来,爷爷真的过世了。

爷爷活了89岁,他的一生是整个时代的缩影。张庆既悲痛于失去长辈,又替爷爷遗憾,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没有享受到就离开了。

爷爷生于1921年湖南湘乡,14岁被抓壮丁参军,一路跟着枪林弹雨。他只念了两年私塾,不知道主义和理想,只想活着和吃饱饭。20多岁的时候和部队在广州驻扎的一段时间,娶妻生女。没多久又只能随大部队出征,妻女也失去了联系。

随后不久战争结束,他带着几百人等上级指令,一直没等到,就解散了这群人,逃回老家湖南。

张庆后来问过爷爷,为什么不带人去投诚,他叹了声气没说话。

回到老家后,没有生计,就给地主放了两年牛。也就是这段经历,让他有幸埋葬了之前的过往,划分成贫农。后来怕之前的经历被翻出来,爷爷就迁到了现在住的地方,两省交界的小山村。

之前的妻女寻找无望,爷爷在近四十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娶了第二个妻子,也就是张庆奶奶,至于张庆奶奶现在在哪里?是否还在人世?这些大家都不知道。

因为在张庆爸爸十岁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当时离婚还是个时髦词,具体原因张庆问过爸爸,爸爸只说性格不合。

后来就是爷爷单亲带爸爸艰难地过日子。张庆记得小时候,爷爷每天都要步行10公里挑菜到县城卖自己种的蔬菜,有时候给她带些零嘴,蛋糕的边角料是她童年最甜的回忆。

张庆望着香火缭绕的墓碑,墓碑是爷爷生前自己订好的。上面除了有她们一家人的名字,还有女——木兰。

这就是爷爷牵挂了几十年的女儿。不知道她还在不在,知不知道有人一直牵挂她。

丧事办完后,张庆就回学校,张庆一直都是同龄人里学习成绩最好的,每次考试完都是爷爷最开心的时候。

张庆想想这次考试的成绩,她有点沮丧。高一物理不行,让她果断选择了文科。高二一开学她就从年级四百多名蹦到年级前一百,高二最后一次考试考到了年级十六名。

整个高二她状态特别好,上课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每次考试她都兴奋地写字的手都在发抖,一次比一次考得更好,让她充满了斗志。

高三第一个月,这种状态就被打破了,这跟她重新进了新的班级有很大的关系。高三被分进了文科一班,老师和同学大部分都换了。

张庆想,她就是典型的当得了鸡头,做不了凤尾。

下了第四节课,她照例拿着饭盒到食堂吃了个5分钟的战斗饭,又看见老方站在讲台前晃悠,老方之前就是她高二的地理老师,是唯一她没有换的老师。

老方就喜欢上晚自习前找人谈心,张庆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她一进教室,老方就说:

“张庆,你跟我来一下”

看到其他同学松口气的表情,张庆灰溜溜地跟着老方到了办公室。

老方还是很温和的,问了她学习上有什么问题,还让数学老师每天免费给他讲半个小时题,数学她确实没有考好。最后还关心了一下她的情绪,说有困难可以找他。

老师们都很好,她又重新打起精神,她不光要为这些关心她的人,更要为自己努力。

这个大山里的小县城,能读上高中的很少有不努力的。

县城里只有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高,两千零几年的农村,教育没有这么普及,基本上只有考上了分数线的人才会去读高中。

张庆的初中300多个毕业生,只考上25个人。全村那一界包括她也只有两个人考上,到了县城她的分数也处于中等偏下,也就是高二才有起色。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高中是不是这样,她只知道,学校近视的特别多,眼睛是被蜡烛光照近视的,甚至很多都没有戴眼镜。不是不想,而是没钱。

张庆家因为弟弟出生就身体比较弱,三天两头去医院,欠了很多债,到她初中毕业,家里才还完欠款。

要是她当时没有考上高中,她应该是和一些初中同学一样,到小餐馆洗碗洗菜。

到高中家里情况好了一些,除了料理田地,家里还种了一片橘子,稍微可以补贴家用。

相比其他同学,能交上学费和资料费,不用像同桌一样走十几公里,挑着米来充饭卡,已经很好了。

学校晚上九点半就关灯,农村的住宿生占了三分之二,大家都是靠点蜡烛学习到12点的。

用蜡烛也有讲究,灯芯要勤掐,这样烧得更久。就这样,五支一包的蜡烛只能用不到两个星期,蜡烛越来越不禁用,还从一块涨到了一块五。

睡前手和鼻孔都要擦洗鼻孔,都是黑的。

就是大家是这样顽强渴求知识,每年本科上线率也仅有百分之十,考上名校的更是寥寥可数。

学校每个星期有半天的休息时间,方便住宿生回家。这周张庆不打算回家了,准备再借同学的数学资料书练题。

晚上老方就告诉她,家里有事让她周末回家。

星期天下午她就骑车回家了,回家要骑车40多分钟,夏天还好,冬天顶着寒风尤其难过。所以张庆一般两周才回家一次。

远远地就看家门口围了人,旁边还停着辆外地车。张爸从人缝里看见她,就指着她对一个女人说到:“这是我大女儿”。

旁边的邻居更是一把抢过她的自行车,把她推到人群里去。

小说《张庆的青春记事簿》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