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扶苏纪鸿(扶苏!)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扶苏纪鸿免费阅读全文大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扶苏纪鸿)
《扶苏!》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扶苏纪鸿,《扶苏!》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穿越重生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公子放心,这些老朽早已经准备好,唯有这轻甲,设计,研发,锻造,材料等方面还需要些时间”扶苏很满意公输仇的态度老人家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这么有干劲,不愧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匠宗师“很好,公输先生,这天工院武部交给你,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源源不断的创造奇迹”“缺啥,要啥,直接给孤上折子”“诺!”公输仇陪着扶苏视察了整个武部的情况,每个区域,职能分配清晰,摆放整齐有序如材料区,工具区,冶炼区,锻...
第5章 兵家篇:扶苏画饼 试读章节
哪怕是匈奴这次不入侵大秦的疆域,扶苏也决定在改善国内民生,肃清帝国内部忧患之后,对匈奴,或者东胡发动战争。
现在,只是顺序提前罢了。
匈奴体量庞大,想要一战消灭匈奴王族成员,或者有生力量,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要做的只有一点。
斩首!
匈奴头曼单于一死,麾下诸多部落封王,必然会为了单于之位大打出手,即便决出最终的胜利者。
那又何妨?
满血的巅峰状态都被我大秦百战王师打残了,区区一个残血的匈奴王庭,又岂会是我大秦百战王师的对手?
只有打残了的匈奴,才是好的匈奴。
这样,即便大秦北上攻伐东胡,还是西出玉门,征伐月氏,亦或是,大秦扫除内部隐忧,短时间内,都不需要担忧匈奴会借机南下劫掠。
按照扶苏的计划构想,是由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正面牵制匈奴左贤王的主力大军。
在学习冠军侯对漠北征战的方法,派遣精锐铁骑,悄悄的绕道,直接对匈奴王庭发动斩首行动。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这是武将的最高荣誉。
也是帝国强大,昌盛的标志!
后世帝王,唯有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等少数几位帝王,达到这一标准。
无一例外,他们所在的时代,均为一个帝国最鼎盛繁荣的时代。
除了满足这个小小的虚荣心之外。
扶苏真正的目的。
是将匈奴王族往东,或者往西域方向驱赶,为大秦百战王师开路。
当然,这个庞大的计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扶苏并没有想着现在就去实施。
因为计划太过庞大,涉及到各个方面。
现在实施起来,后勤会跟不上。
而且,大秦帝国的数千万子民,已经无法承受劳师远征的沉重代价了。
对此,扶苏还是有很清醒的认知。
对于东胡,扶苏则是志在必得。
反正用不了几年,东胡也得被冒顿这个家伙给灭了。
与其便宜了匈奴,倒不如由我大秦拿下,还能解决北方防线的军需粮草供给问题。
何乐而不为。
别看东胡诸部现在和大秦没有战事。
但是,自大秦往后的两千余年里。
华夏大地几次沦丧,山河破碎,汉人沦为蛮夷口粮,女子则被称为两脚羊,北方汉室十室九空可不只是个冰冷冷的典故。
这些都是那些年,汉室最真实的写照。
如那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年代——五胡乱华!
匈奴是世仇,但另外的鲜卑、羯、羌、氐等胡人的祖先,便是组成东胡联盟的四个最强大的部族。
山川异域,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这样的危机,能够提前抹杀,自然最好。
扶苏好似知晓始皇的顾虑,决定不再旁敲侧击,而是直入主题。
“父皇,相比起匈奴的地盘,儿子对东胡的地盘更感兴趣。”
“父皇也知道,儿子曾匿名游历过辽东,辽西,墨家机关城,以及接壤的东胡地界,在那里发现了无价之宝。”
“哦~”
始皇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只是很快就被压下,恢复了平淡。
“说说,是何无价之宝?”
扶苏闻言,随即画起了大饼。
“东胡占据着天下间最肥沃的黑土地,不去种植粮食,解决温饱,却放任这些黑土地长草,沦为荒地,真真是暴殄天物。”
“同时,东胡地界的地下拥有着众多矿产资源,如煤矿,铜矿......金矿,最重要是,东胡地底下,有猛火油田!”
“如果能够打下偌大的东胡,大秦北线防御,近百万徭役,以及数十万大军的粮食问题,还有一直困扰大秦的战马问题,都将彻底得到解决。”
“现在的东胡地界,也将成为大秦帝国的北方粮仓。”
“有了这个天然的大粮仓在,北境自然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同时,也能减轻大秦子民负担,让更多服徭役的百姓归家,享受人伦之乐,建设繁荣富强的大秦。”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儿子言尽于此,请父皇定夺!”
东胡的地盘,经扶苏这么一说之后,对始皇帝的诱惑太大了。
始皇的眼睛冒着绿光,视线直接从扶苏的身上移开,落在大秦帝国疆域地形图的东北方。
煤是什么东西?
始皇不太明白。
毕竟这个年代,哪怕是皇家,烧的也是用木材烧制的炭,煤并没有被发掘使用。
但是能够排在铜矿,金矿之前,想必也是了不得的东西。
猛火油可是战争利器,这东西必须掌握在大秦的手中,岂可让这些化外蛮夷占据?
我儿说的不错。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如今,正好借助打匈奴的契机,从各地调运粮草军马,的确不容易引起东胡人的怀疑。
大秦征战百越之地,以死伤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为代价,包括统兵大将屠睢都战死了,这才打下的百越之地。
在百越之地设立南郡、长沙、衡山、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等七郡之地。
同时派遣五十万精锐大军常驻南中国,从大秦主动迁移关中百姓数百万入百越之地进行开发,建设,宣扬教化,实行通婚同化归心之政举。
为的是啥?
一方面是为了大秦万世基业,还有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无数百姓的温饱问题。
因为,百越之地有水稻,水系繁多,适合种地,能够大大缓解大秦的粮食问题,也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所以,大秦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百越之地,是一定要并入大秦版图的。
大秦横扫六合之前,六国流民者众多,居无定所,自己活着已经不易,如何养活老婆孩子?
加上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朝不保夕。
人口也就一千万出头。
大秦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之后,仅十多年的时间,便彻底解决了流民以及口粮温饱问题。
不说三餐吃好,早晚两餐温饱还是有着落的。
至于易子而食等惨无人道的事情,至少在始皇帝统一天下后,鲜少发生。
人口也从一千万出头,一下子跃升到将近三千万的大关。
地就那么多,产量那么少,还要看老天爷心情吃饭。
如何供养的起这么多人口?
唯有开疆扩土,开拓这些能够种植粮食的疆域,才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