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败光国运,咋偷偷一统八荒了 柳元池瑶是《说好败光国运,咋偷偷一统八荒了》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梦里江山”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何有钱直接呛声了“柳相,你初出茅庐,行事言谈如此天马行空,迟早要误了我们大夏王朝!”一个毛头小子,吹牛不打草稿的!张口就是上百万的免费劳力!你告诉我怎么来的上百万免费劳力?“所以,何大人是在质疑陛下的眼光和决定?”柳元眨眨眼,反问道咱就这么硬气池瑶女帝垂青我,给我站台,你还敢直接跟女帝作对不成?“哼!”何有钱冷哼一声,脸色当场就黑了,如鲠在喉他么的,这小子怎么这么伶牙俐齿?难受哇!这时,司...

说好败光国运,咋偷偷一统八荒了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直接把晋国的皇子、大将军抓进了地牢,关押三天,这个消息传回晋国,晋国那边都气疯了,直接派遣大军逼近百里,威压大夏边境。

北陵战场的势态,再度升级!

“陛下此举,一定有她的深意。”柳元道。

“柳相的事呢?”虞明问道。

柳元又给虞明斟了斟茶水,笑道:“我想向虞老了解一桩旧案。”

“旧案?”虞明诧异道。

“嗯,三十年前的寒氏叛国案。”柳元淡淡道。

虞明刚把茶杯捧到嘴边,听到“寒氏叛国案”五个字,突然一怔,缓缓转过头来看向柳元,一副忌讳莫深的模样。

“虞老不方便说?”柳元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哎......”

虞明长叹一声,沉默了许久,这才说道:“柳相,此案知者甚少,不知柳相何故问起?”

柳元便道:“我见到了寒立之子,寒信。”

“若是先帝在位,关于这桩旧案,老朽是万万不敢提起,如今先帝逝去,不知柳相想要了解这桩旧案的什么内容?”虞明沉吟许久。

“寒氏一族是否真的叛国?”柳元问道。

虞明摇了摇头:“不知。”

“虞老可曾见过那封密信?”柳元又追问道。

“除了先帝,还没有人见过那封密信的真面目。”虞明答道。

柳元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道:“卫国公也不曾见过?”

虞明颔首,道:“不曾见过。”

“那我明白了。”

柳元深吸了一口,心中微动。

一封只有先帝池渊见过的通敌叛国信,只怕是白纸一张罢了。

如果真有这封信,又岂会不公之于众?

只是,这一桩旧案,想要为寒氏一族平反,怕是难如登天。

因为,先帝已经驾崩,死无对证了。

密信也不知所踪。

哎......

不过好消息是,柳元判断,寒氏一族确实没有反心,寒信可用!

现在,就是要想办法把寒信从天牢里捞出来。

只是这件事情,只能徐徐图之。

不可一蹴而就。

“这桩旧案且放一边,走吧,咱们去会会那晋国的使团。”柳元笑道。

......

凌霄殿偏殿。

柳元和虞明踏入其中,接洽晋国使团的,还有兵部尚书黄大彪、礼部尚书白桓等人。

趁着晋国使团和池瑶女帝并未到场之际。

柳元走到了黄大彪身旁,低声问道:“黄大人,那批货怎么样了?”

那批货,指的是三百万斤灵米。

“柳相放心,保管万无一失!”黄大彪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沉声道,“再过两日,就抵达目的地了。”

“那就好。”柳元暗暗颔首。

三百万斤灵米抵达北陵战场,对尉迟太尉调兵遣将,都有极大的帮助。

甚至......扭转战局也有可能!

“对了,柳相,老太尉传讯夸你了。”黄大彪嘿嘿笑道。

“怎么夸?”柳元眼前一亮。

“老太尉说,柳元牛逼。”

“咳咳,老太尉直爽啊。”柳元乐了,夸得一点都不拐弯抹角的。

“老太尉还说了,等那批货一到,就搞一波大的。”黄大彪挑了挑粗粗的眉毛。

“搞一波大的?这是老太尉原话?”柳元咋舌。

“那当然。”黄大彪郑重地点头。

“那我们就等老太尉的好消息了。”柳元立即心领神会,笑道,“到时候再给陛下一个惊喜。”

也许是心有感应,池瑶女帝正好到了。

“拜见陛下。”

柳元连同几位大臣,齐声拜道。

“众卿免礼。”

池瑶身披霞冠,花容月貌,仪态万千,环视众人。

池瑶的目光落在柳元身上,脸上浮现一抹莫名的笑意:“柳相,快活了几天,但是春光满面啊。”

柳元讪笑一声,道:“多谢陛下关心。”

“是红袖招好,还是政事堂好?”池瑶又问道。
" 小说《说好败光国运,咋偷偷一统八荒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