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苟不住了,开局挖曹操墙角 小说叫做《三国:苟不住了,开局挖曹操墙角》,是作者黑知白的小说,主角为陈晟卢植。本书精彩片段:深夜洛阳城西城里的一处宅院在暗处的角落和屋顶,分别有人藏身在其中碰碰碰~碰~碰碰~带有节奏的敲门声突然响起屋子里的主人听见后,小心翼翼地将屋外的人拉了进来在关门前,眼睛不得观察着附近是否有人跟在后面见到这般情景,藏在暗中的两人也知道了,这宅院的主人肯定有猫腻他们此时感到非常高兴这些日子没有白白浪费,终于让他们找到一点儿蛛丝马迹了这时屋内主人十分小心,压低声音询问对方“你是何人?...

三国:苟不住了,开局挖曹操墙角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既然要写明月,那又怎么能放过苏轼的《水调歌头》?

只见陈晟手握狼毫在纸上奋笔疾书。

经过多年的练习,即便他的书法算不上顶尖,也是比较优秀的。

见陈晟只是稍加思索,就开始动笔。

这让荀彧有些意外。

心中不禁猜测陈晟是在胡乱书写。

实在是太过好奇,荀彧起身走到了陈晟的身侧。

当他将目光放在纸上时。

心中赞叹道:“好字!”

继续细看所书写的内容时,竟直接愣住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仿佛自身已经沉醉于这绝美的意境之中。

恍然间。

应玚三人突然同时抬头,看见荀彧呆呆地站在陈晟身旁。

脸上隐隐浮现一丝震惊的神情。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荀彧露出这般模样。

心中都十分好奇。

都暂时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毛笔停止书写。

立即起身来到了陈晟的身边。

他们也想看一看陈晟写了什么,让荀彧这般失态。

当他们看见陈晟所写的内容后,变得与荀彧一样,直接愣在了原地。

可陈晟本人对此并不知情。

他此刻正全神贯注地默写《水调歌头》。

生怕自己其中一个字没写好,破坏了整首词的美感。

不知何时,陈晟写完最后一个字。

将笔放下之后,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好久没有像现在这般,全神贯注地做事情了。

这时他才发现,荀彧四人不知何时,站在自己身边。

也发现了他们此刻的模样。

直到他们都被这首《水调歌头》给震住了。

良久。

荀彧这才缓缓回过神来。

“陈公子,我观这有别于传统的诗赋。”

“句式长短不一,押韵的位置也不同一。”

“初看时感觉很怪异,但细细品味之后便能感受其中的妙处。”

陈晟也不保留,为他们介绍道:“这确实有别于传统诗赋,我称它为词。”

“好一个词!”荀彧称赞道:“你这可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公子大才,荀某自愧不如!”

这是他的真心话。

他敢确定这首《水调歌头》,数百年内也无人能出其右。

“文若又何必自谦呢?”

“我可知文若乃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拥有匡扶大汉社稷的才能。”

“在我看来,文若兄足以比肩汉初三杰中的萧何。”

荀彧听见陈晟的夸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微微一笑,想要掩饰了过去:“陈公子说笑了。”

“我岂敢和萧公相提并论!”

他觉得陈晟仿佛能够看穿自己的内心。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觉得陈晟比他还了解自己。

荀彧的想法很简单,他一直以来的夙愿,就是以自己的本领,匡扶汉室,振兴大汉。

让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汉重新恢复到汉武时期的繁荣景象。

紧接着。

“这首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

“实在是令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应玚三人也听见了荀彧的赞美,并不认为他说得太过夸张。

他们又想到自己还未完成的作品。

急忙回到自己的桌案前,将自己的作品直接撕得粉碎。

“见公子大作后,我等作品宛若狗屎!”

他们的这些动作,也引起了屋内其他人的注意。

荀彧四人在洛阳士子中名声响亮,都知道他们四人的身份。

可当他们看见旁边的陈晟时,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感觉十分陌生。

不约而同地在心中猜想着。

“莫不是洛阳城以外的世家子弟?”

既然对方能够与荀彧他们如此聊得来,那么说明他有真本事。

都很好奇陈晟的身份。

“不知文若你们,方才因为什么如此失态?”

杨盛立即走了过来。

阮瑀直言道:“我们皆因陈公子的大作,而彻底丧失信心。”

“喔?”杨盛更加好奇了。

想要知道什么样的大作,竟然会让阮瑀等人失去信心。

闻言,其他人也非常好奇。

“请看!”将杨盛领到了陈晟的桌案前。

“这是他自创的一种流派,名为词。”

这让在场众人更加好奇什么是词。

而杨盛看着这首词,他的内心由好奇瞬间变成了震撼。

同时,他情不自禁地将《水调歌头》轻声念了出来。

而其他人则附耳倾听,能够感受其中的意境。

很快,他们如同杨盛一样愣在了原地。

屋内突然静地可怕,只剩下杨盛的声音。

气氛也变得十分怪异。

待杨盛话音落下,过了好久众人才回过神来。

不约而同地感叹着。

“我等拜服!”

“不知是哪位大才所做?”

“我自愧不如!”

“此词虽有别于诗赋,却意味深长。”

“……”

在场的士子无一不甘拜下风。

“此词一出,恐怕无人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

“如今珠玉在前,恐怕日后也无人敢以‘月’为题了。”

这让所有人深感认同。

日后诗赋只要是以月为题,都会想到今日的《水调歌头》。

这如同是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立在所有人心中。

“可愿为我们介绍一下?”

杨盛对着阮瑀示意道。

而阮瑀直接道:“他乃是蔡老的子侄!”

“近几日才初到洛阳罢了!”

在场只有荀彧知道陈晟的真实身份,他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不会与这些人透露陈晟一丝消息。

“原来是蔡老家中子弟,难怪拥有这般才能。”

“今日有幸一见这词,是我辈的幸事!”

“……”

各种赞美之辞溢于言表。

可陈晟的内心,并没有太大的喜悦。

现在还不是他能高兴的时机。

党锢现在还未解除,他可不想让张让等人知道自己的来历。

除去自家人外,如今知道他身份的只有五人。

只要他们不说,就不会有人查到他真实身份,可以放下心来。
" 小说《三国:苟不住了,开局挖曹操墙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